内容增长 · 用户案例

PaperPass 审核下的自媒体创作:内容团队的原创度日志

记录知识付费团队在 PaperPass 原创度审核中的写作流程,展示“先人工检查—零感AI 处理—再人工复核”的落地做法。

1分钟

“先确定内容价值,再让工具帮你润色”——这是“XXX知识社”运营负责人林X最常说的一句话。团队主打职场成长主题,小红书、公众号、视频号同步更新,为了稳住平台原创度,他们把 PaperPass 原创度检测设为上线前必经环节,同时用零感AI 记录修改轨迹。以下是他们的实战流程。

1. 人工初检:三项自查不可少

在送进任何工具之前,写作者先要完成“三查”:

  1. 逻辑检查:逐段确认观点是否自洽、案例是否真实,避免“AI 填充”导致内容空洞。
  2. 格式检查:统一标题、引用、表格格式,确保后续处理不会因格式混乱被平台拒绝。
  3. 原创元素确认:标记文章中使用到的自采数据、访谈语录、课程案例,为之后的说明做好准备。

如果发现 AI 生成内容比例较高,团队会先补充真实体验或数据,再使用零感AI。只有“内容扎实”才能进入下一步。

2. PaperPass 检测:提示是“风险地图”

文章通过初检后,由运营助理汇总草稿,统一上传到 PaperPass。

3. 零感AI 处理:集中优化并留下记录

团队遵循“先整理再处理”的原则,把标红段落集中粘贴进零感AI 的中文降 AI 模式:

4. 人工复核与日志归档

零感AI 处理结束后,写作者再进行一次人工检查:

最终,写作者把“PaperPass 报告 + 零感AI 差异稿 + 个人说明”归档到原创度日志中。日志模板包含:

| 字段 | 内容示例 | | --- | --- | | 提示段落 | 第 3 段:表达与站内笔记相似 | | 我的分析 | 段落使用了通用励志语句,缺少个人经历 | | 处理方法 | 在零感AI 中保留品牌口号,补充线下活动经验 | | 复检结果 | 重新检测后变为绿色提示 |

新人入职时,只要阅读这些日志,就能快速理解“如何恢复自己的声音”。

5. 成效对比

| 指标 | 调整前 | 调整后 | | --- | --- | --- | | PaperPass 黄色提示平均条数 | 9 条/篇 | 2 条/篇 | | 单篇处理时长 | 28 分钟 | 15 分钟 | | 账号原创度评分 | 78/100 | 92/100 | | 付费课程转化率 | 2.2% | 3.5% |

林X总结:“PaperPass 像医生做诊断,零感AI 像治疗过程中的病历记录。我们在报告基础上找到问题,再用差异稿向审核同事或平台说明修改逻辑,整个过程更专业。”

如果你的自媒体团队也需要兼顾原创度与效率,记得遵循“先人工检查内容质量 → 汇总检测报告提示 → 用零感AI 集中处理、留下记录 → 再手动复核逻辑格式”的闭环。这样不仅能稳住平台评分,也能在团队内部建立可传承的写作方法。

内容增长用户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