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学院的王老师近期带领教研组完成了一篇课堂行动研究论文,需要通过维普 VIP 检测。我们记录了整个降 AI 实验,展示如何凭借零感AI的维普提示词、团队协同和差异稿审核,把 AI 率从 42% 压低到 11%。
一、为什么维普AI率偏高?
- 课堂案例模板化:教学反思常使用“背景-方法-结果”模板,语气类似。
- 段落衔接不足:多个老师共同写作,语序、口吻差异明显。
- 术语易被替换:如“形成性评价”“学习共同体”被工具随意改写。
二、零感AI降AI流程
Step 1:准备用稿
- 使用学校的维普账号检测初稿,记录 AI 率 42%、重复率 21%。
- 将高风险段落导出到 Excel,按章节标记负责人。
- 在零感AI选择“维普”平台提示词,并共享给团队成员。
Step 2:团队协同
- 角色分配:
- 王老师:统筹整体语气、审核差异稿。 - 李老师:负责“教学设计”章节,加入口头访谈。 - 实习老师:整理课堂观察记录,补充学生语录。
- CloudBase 进度快照:每次处理后系统自动记录“执行人、时间、备注”,所有人都能看到最新状态。
Step 3:降AI执行
- 分段处理:每位老师将负责章节拆分为 600 字段落,使用
combo
模式一次完成降 AI + 降重。 - 锁定术语:把“形成性评价”“差异化教学”等术语加入锁定列表,确保语义一致。
- 人工补充:处理结束后,在差异稿里添加课堂细节、学生反馈对话,让表达更像真实教学笔记。
Step 4:复检与汇总
- 统一由王老师在维普复检,AI 率降至 11%,重复率 8%。
- 导出“原稿/处理稿/差异稿”三件套,并附上处理日志。
- 在导师共享盘中建立文件夹:
- 00_检测报告
- 01_零感AI差异稿
- 02_课堂访谈素材
三、关键操作清单
节点 | 操作 | 工具 | 负责人 |
---|---|---|---|
初检 | 下载维普报告、标注高风险段 | 维普 | 王老师 |
处理 | 分段粘贴 600 字,运行 combo | 零感AI | 全体老师 |
补写 | 添加学生语录、教师点评 | Word/零感AI差异稿 | 李老师 |
留痕 | 更新历史记录备注 | 零感AI历史记录 | 实习老师 |
复检 | 校验 AI 率、重复率 | 维普 | 王老师 |
四、经验总结
- 团队先统一语气模板:开会确定“第一人称/第三人称”“时间线写法”,避免工具生成后的风格冲突。
- 差异稿审校不可缺:维普对逻辑衔接敏感,务必人工审查段落衔接和引用位置。
- 日常积累课堂素材:在教学过程中就记录数据、学生反馈,为降 AI 时补充细节留出素材。
- 积分成本可控:使用批量任务时确认字符数、清理空格。若积分紧张,可参考《零感AI积分面板全解析》。
在导师答辩会上,王老师团队可以清楚回答:“维普 AI 率怎么查?降到多少?证据在哪?”如果你也面临类似需求,欢迎使用零感AI的维普提示词,或预约我们针对教育行业的专项辅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