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感AI零感AI 博客返回零感AI首页
返回文章列表

万方投稿协作记:编辑部如何与作者共享修改足迹

从期刊编辑与作者双视角,讲述万方投稿过程中如何共享检测结果与零感AI 的修改记录,提升审稿效率。

《医学实践与康复》编辑部与作者团队分享了他们的投稿协作方式。该期刊要求作者在正式提交前进行一次万方 AI 预检,并附上修改说明。作者团队采用“万方检测 + 零感AI 记录”组合,建立了如下流程:

  1. 内部初稿审核:作者写完初稿后,先在万方检测平台获取报告,逐条标记“重复表达”“引用异常”等提示,再将需要修改的段落集中复制到零感AI 中处理。
  2. 整理修改说明:零感AI 生成差异稿后,作者会在“备注”里说明本次修改的重点,例如“补充患者访谈”“更换统计方法表述”。然后把差异稿、万方报告和备注导出为 PDF,形成“第一轮修改包”。
  3. 编辑部初审:编辑收到修改包后,只需在零感AI 的历史记录里查看差异对比,就能判断作者是否真正吸收建议。编辑若有额外疑问,会直接在备注里留下评论,作者收到通知后及时响应,避免往返邮件。
  4. 外审与复检:稿件进入外审前,作者会再次跑万方检测,并在零感AI 中更新“第二轮修改说明”,让外审专家快速了解稿件演进。最终版提交时,编辑、外审专家和作者都能沿着记录回溯任何一处改动。

编辑部负责人总结:“我们关注的不只是 AI 率,更关注作者对审稿意见的理解。零感AI 的差异稿和备注让沟通透明,减少了‘反复问同样问题’的情况。” 作者团队也表示,保留完整的修改档案让项目成员(尤其是新加入的研究生)能快速了解课题背景。

如今,这套流程被写入编辑部的投稿指南:

  • 附加材料中需包含“万方检测报告 + 零感AI 差异稿 + 修改说明”;
  • 导师签字时需确认已审阅差异稿;
  • 若稿件进入修回阶段,作者需在零感AI 备注记录“针对审稿意见的逐条回复”。

万方检测提示风险点,零感AI 为双方搭建沟通桥梁。配合这套机制,投稿周期缩短了约 20%,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误解也大幅减少。

准备投稿资料

立即体验零感AI的一键降AI、批量处理能力。

整理写作记录